☕我們從發酵薄餅、香辣雞湯,一路走到生牛肉料理,吃咖啡產地的料理,讓我們更加了解當地文化與飲食🌍


【吃進衣索比亞】EP.6-1|Injera:酸香薄餅的日常主角


你知道嗎?在衣索比亞,吃飯的主角不是白飯也不是麵包,而是—因吉拉( Injera)

這不同於一般我們台灣的薄餅,而是帶有微酸風味、富含營養的發酵麵皮,用苔麩 (Teff) 製成,

一種高纖、富含蛋白質和鐵質的超級穀物,重點是無麩質,有助於身體健康!


🍽️ 製作過程也很有意思:

將 苔麩磨成粉 ➜ 加水發酵幾天 ➜ 煎成大片圓形薄餅

表面會出現像蜂巢般的小孔,可以完美吸附各種燉菜醬汁!


不同發酵程度、使用的 Teff 品種,會影響口感與酸度:

🌕 白苔麩:顏色淺、味道柔和

🌑 深色苔麩 :味道濃郁、香氣十足

⏱️ 發酵時間越長 ➜ 酸味越明顯!


因吉拉不只是一道食物,他還是「天然餐具」!

鋪在盤底,上面擺滿各式燉菜、生與熟牛肉等配料,用手撕著吃

有點像你在日本料理店拿到的熱毛巾(oshibori),但這條是真的能吃的啦!

 

經典指數:★★★★★

 

吃進衣索比亞】EP.6-2|Doro Wat:節日裡的香辣靈魂


這是一道會讓你想配飯吃的非洲咖哩

 Doro Wat是衣索比亞過節必吃的雞肉燉湯,也是一道充滿家鄉味的靈魂料理

靈魂調味叫 Berbere:辣椒+丁香+小荳蔻混合出的神級香料
料理首先會用大量洋蔥炒香,再加香料與黃油爆香後,加入雞肉慢燉
最後放入水煮蛋增添口感層次,一整碗超下飯,吃起來像微辣版的雞肉咖哩,台灣人絕對喜歡!

香辣指數:★★★★☆


 

吃進衣索比亞】EP.6-3|Kitfo:來一口非洲版韃靼牛肉?

最後要帶大家進入衣索比亞料理的深水區🌊

沒錯,就是——Kitfo!

一道人氣滿點、但也讓不少人退避三舍的「生牛肉拌菜」

Kitfo 是一道以生牛肉為基底的衣索比亞經典料理,深受當地人喜愛。其名稱在衣索比亞語中意為「切碎」或「攪拌」,顧名思義,主材料是新鮮手切的純瘦牛肉。這種手工剁碎的處理方式讓肉質更加紮實有勁,與我們熟悉的手切滷肉飯有些異曲同工之妙,比起絞肉機壓製的質地更具口感。Kitfo可依個人口味選擇「純生」或稍微加熱的「leb leb」版本,兩種都有其風味特色。切碎的牛肉會拌入 Niter Kibbeh(香料黃油)和 Mitmita(辣味香料混合物),讓整體口感香辣濃郁、肉汁飽滿。傳統上會搭配 Injera(酸味發酵麵餅)或 Kocho(假香蕉餅)食用,有時也會佐以 Ayib(傳統奶酪)與綠葉橄欖菜醬,提升層次與風味。

小編本人曾嘗試過純生和半生熟混合奶酪兩種吃法,老實說,還是純生的版本比較對味;喜歡法式韃靼牛肉的朋友應該會很享受,只是這款多了辣椒與香料的強烈風格。不過要提醒大家,這類傳統菜餚大多未經完全加熱處理,潛藏一定的食安風險,若想挑戰,可得備好一顆勇敢的心。

勇氣指數:★★★★★